导读:近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一事,激起海内外舆论极大反响。佩洛西窜台后,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严厉谴责这一破坏台海局势稳定的行为,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并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据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已有160多个国家发出了正义的声音,重申“一个中国”原则并谴责佩洛西窜台的鲁莽和不负责任。佩洛西窜台同样震动美国战略界,例如,“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撰文指出,佩洛西不合时宜的行为加剧了台海冲突的危险,知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则称佩洛西窜台“十分鲁莽”。此外,此前多次鼓吹“保台”的尼尔·弗格森、大卫·萨克斯等人,也承认佩洛西窜台可能引发危机。 美国对台政策进退失据,可追溯到对华竞争背景下美国战略界新一轮对台政策的激烈辩论及其导致的政策调整。这场论辩中,战略界部分主张“武力保卫台湾”的“保台派”正迅速兴起。主流的“维持现状派”和日益边缘化的“弃台派”对“保台派”发起不同程度的反击与批判,牵制美国对台政策走向。本文作者指出,“保台派”的快速兴起影响了美国战略界对台政策各派的布局,促进了美国官方政策的调整。事实上,近年相关动向表明,美国行政与立法部门已着手调整对台政策,使之日益呈现出战略模糊、战术清晰的趋势。 作者提醒,尽管保台、弃台、维持现状三派政策主张有所区别,但三者其实持有相同的逻辑起点,即都致力于最大化美国在台海的利益进而巩固其霸权地位。正因如此,每当美国因应中美关系和国际格局的变化而调整其全球战略之时,战略界人士围绕相关政策的论争就尤为激烈。只有识破这层关系,我们才能看清佩洛西窜台的本质,理清稳定中美关系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各自要处理的核心矛盾,并进一步寻求多种反制美国挟“台湾牌”打压中国的措施。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特编发本文,供读者思考。文章原刊于《现代国际关系》,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美国战略界对台政策辩论及其影响
“保台派”的政策主张同时遭到了“弃台派”和“维持现状派”的批判与反击。其中,致力于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战、不和”现状的“维持现状派”是美国官方政策的拥护者,该派人数最多、成员构成最多元,主要由拜登当局国安团队核心部门及其成员、前政府官员、自由派智库专家和高校学者组成,他们从不同角度为模糊政策辩护,同时驳斥清晰政策可能引发的重大风险。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杰克·苏利文、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库尔特·坎贝尔、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艾薇儿·海恩斯、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等现任行政部门官员都坚持既有政策,但评估政策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坎贝尔和海恩斯倾向于强调“保台论”的缺陷与风险,认为清晰政策可能刺激中国大陆更快对台采取军事行动,美国的介入将使台海冲突快速升级,进而根本性地摧毁全球经济。海恩斯还警告称,改变模糊政策会刺激台湾强化其“独立”倾向,这也将招致大陆的军事反应。坎贝尔建议深化美台关系,但强调在危机时刻更应与中方建立互信、确保沟通。布林肯和苏利文更侧重于运用美方惯用的两手策略,恢复因中国军事实力崛起而削弱的美方威慑力。他们一方面主张基于美方“一中”政策,通过常态化对台军售、深化美台实质关系,向台湾当局发出美方坚守“承诺”的再保证信号;另一方面对大陆针对美台勾连采取的军事反制行为感到“切实的担忧”,警告中方任何试图改变现状的举措都将是“严重的错误”。 因此,当拜登从阿富汗慌忙撤军导致外界担忧台湾可能被“抛弃”时,苏利文立刻做出措辞强硬的表态,声称美国对盟友与伙伴的“承诺”神圣不可侵犯,“相信我们对台湾……的承诺与以往的一样牢固”。 现役军方高层更侧重于以解放军是否具备攻台能力作为评判改变政策与否的主要标准。在出席参议院举办的有关调整模糊政策的听证会上,米利同意戴维森和阿奎利诺有关大陆具备攻台意图的判断,但认为大陆目前尚不具备攻台能力,台湾可以有效地阻止大陆进攻,因而否定“保台派”有关改采清晰政策的建议。
信号还没形成就急于交易
支付方式:
【公告】 近期出现有汇通评论分析师冒充汇通指导老师从事代客理财,推介平台的违规业务,在此【本网站】郑重声明:分析师个人资料全部由该分析师自行编写,所有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汇通财经不做任何保证,所有在汇通评论中自称汇通分析师的行为均为该用户的个人行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未授权任何分析师与用户私加联系方式,请切勿轻信汇通评论中任何自称汇通分析师的言论,且不要将您的个人账户信息与资料透漏给他人,任何用户私加联系方式由此带来的账户与资金损失都由用户自行承担。 信号还没形成就急于交易 本网站不会通过微信,电话,QQ,或者以第三方名义主动联系用户进行交易、开户、开通指导等相关服务。请各位用户谨防诈骗!
分析师注意: 汇通评论分析师账号的昵称更改次数上限为2次/年,并且更换昵称时需要注册该账号的本人手持身份证照片。
经济衰退担忧或被夸大,警惕油价反弹!
商品&期货 2022年8月12日 11:00
经济衰退担忧或被夸大,警惕油价反弹!
即将到来的看涨信号包括美国本月和下个月的飓风季节,届时严重的风暴和飓风可能迫使墨西哥湾的生产平台停产,或墨西哥湾岸区炼油厂抢先停产。美国释放SPR预计将于10月份结束,这可能会在年底前形成另一个看涨因素。与此同时,由于持续的资本约束、供应链限制和成本通胀,美国石油生产商并没有大幅提高产量——即使油价在100美元时也是如此。欧盟禁止进口俄罗斯海运石油的禁令预计将于今年年底生效,其全面影响也难以估计,对俄罗斯石油可能设置的价格上限的影响也难以估计。如果买家承诺以某个价格或低于某个价格购买俄罗斯原油,该上限将允许为俄罗斯原油提供保险和其他服务。
一些分析师说,WTI原油期货上周下跌9%的情况被夸大了,对经济的担忧可能被过分渲染了。Capital Economics驻伦敦首席大宗商品经济学家Caroline Bain表示:“总体情况是,市场对衰退的担忧可能太多了。”
近期油价走势将受到经济形势、通胀和加息的影响,但一些看涨因素可能会推动油价回升。这些因素包括非常低的全球闲置产能,OPEC+无法生产比现在更多的石油,以及俄罗斯与西方对峙的不确定性。未来几个月,俄罗斯对市场的供应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以及普京是否会简单地停止向那些加入对俄罗斯石油实施潜在价格上限的国家出售石油,这些都将变得更加清晰。拟议的价格上限包括允许为俄罗斯的石油运输提供保险和其他服务,但莫斯科已经表示,如果价格上限低于生产成本,它将不会出口石油。
虽然一些分析人士说,随着经济衰退的临近,油价会进一步下跌,但也有人说,这次的衰退可能会有所不同,不会导致石油需求同比实际下降。
例如,高盛将本季度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测下调至每桶110美元,低于此前预测的每桶140美元,但高盛仍认为,油价上涨的理由仍然很充分。高盛策略师本周在彭博刊发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即使假设所有这些负面冲击都结束了,油价上涨的理由仍然很充分,近几个月来,市场赤字仍高于我们的预期。”
信号还没形成就急于交易
扫描下载钛媒体App
扫描下载链得得App
关注喜欢的作者
参与互动讨论
好期待iPhone14啊,这样我就可以买13了
好期待iPhone14啊,这样我就可以买13了
正如王彤彤感受到的“无聊”,新款手机带给人的新鲜感在降低,买前代产品既不会有很强的“掉队”感,也不会明显感觉性能不够用,这为“逆向换代”提供了可能性。
今年25岁的王凯龙回忆近三年换手机的新鲜感,来自于其中一部安卓手机的“旅行箱”式外观设计,和换到iPhone13 pro Max之后感受到的高刷,除此之外,手机厂商普遍着重推广的“拍照”、“续航”的提升,在日常使用中感知度不明显。
在新鲜感丧失的情况下,花几千块购买一部新手机就显得有些“不值得”。“毕竟除了新,不觉得有什么卖那么贵的好理由。”王彤彤表示今年的iPhone14她有关注,但不会购买,而是会选择观察下前代产品的降价幅度,时机合适的时候换一台iPhone13。
价格促使“逆向换代”的另一个面是,在手机升级不明显的情况下,旧手机感觉很“超值”。在社交媒体上,有想买iPhone11的网友表示:“当年也是上万的东西呢。”
但不幸的是,硬件的升级有时候恰成了“买旧不买新”的助力剂。
但争议阻挡不了消费者用手里的钞票投票,在社交媒体上,有不少人表示自己从iPhone11(采用LCD屏)更换成iPhone13(Oled屏)之后,出现了眼部不适,继而干脆又将13退货,重新购买了iphone11使用。
大家普遍不愿意换新手机,也让消费者手中的手机从几年前的“放眼望去皆是新款”变成了新老机型百花齐放,为“逆向换代”提供了土壤。
“逆向换代”的另一个土壤是二手手机市场的不断发展。据中研究网,从交易量来看,2020年中国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量达1.9亿台,其中智能手机体量达1.5亿台。预计2022年智能手机体量将达1.8亿台。